和平年代,公安队伍是流血最多、牺牲最大的英雄群体。每一个危急时刻,他们挺身而出;每一次生死考验,他们义无反顾。2024年,全国公安机关共有208名民警因公牺牲,他们无畏冲锋,用生命守护万家灯火。其中,宁夏有2名民警因公牺牲。春风又起,思念疯长出藤蔓,青山下沉睡的是英雄骨骼,记忆里永存的仍是不朽英魄。思念绵长,那尽头是永恒的丰碑。即日起,“平安吴忠”推出系列“缅怀·致敬·铭记”系列报道,追记王大为烈士。愿英雄精神薪火相传,照亮后来者勇毅前行的道路。
3月28日清晨,清明节前夕,料峭春风拂过吴忠市涝河桥烈士陵园,澄澈的天空把“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纪念碑衬得崭新锃亮。烈士英名墙前,吴忠市公安局民警排着长队,驻足瞻仰许久……
时隔多年,烈士英名墙上又新添刻了一个光辉闪亮的名字,王大为。
王大为,原吴忠市公安局孙家滩分局局长,2024年7月20日晚在带队抓捕犯罪嫌疑人过程中因公殉职,终年50岁。2024年10月被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追授为烈士。
这一天,极不寻常……
2024年7月,正值全国公安机关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工作量大,操心的事多,王大为几乎天天都住在局里开展工作,7月19日下午,辖区发生一起意外事故,他又熬了个通宵,一直到家属情绪趋于稳定,才回到单位,看了看时间,已经是7月20日9点多了。
王大为简单对付了两口,从几个小药瓶里倒出几颗药抿了一口水吃下去。这样的场景孙家滩分局政办室主任霍敬毅见过很多次了,可每次看见还是会不由自主地劝说王局长多休息,注意身体。
这几年身体大小毛病不断,不过对于王大为这样铁骨铮铮的硬汉来说,不管是年龄还是伤病,似乎从来不被他放在心上。
王大为家住利通区,与孙家滩分局相隔35公里,平时基本都住在单位,和家人团聚的时间少之又少。
7月20日中午,他拖着一身疲惫回到家中。屋里空无一人,他突然想起几天前全家约好周末出行,这次自己又爽约了。
多年的从警经历,让他常年保持着待命习惯,手机铃声永远是响铃加震动的双倍模式,即便睡觉也“竖起”耳朵。或许是出于老公安的警觉性,王大为没有离开吴忠,虽然是休息日,也还是始终和单位保持联系。
入伏后,天气异常炎热。连续几天高温,下午突然变了阴天,窗外阴云密布,沙尘四起,突如其来的雷阵雨带来了一阵短暂的凉爽。
晚上20时许,孙家滩分局当天值班副局长沈国君打来电话,王大为脸色沉了沉,立即动身赶往案发地点。
“先对现场进行封控警戒,配合医护人员抢救伤员,组织警力立即开展走访调查。”
“通知全局所有民警辅警立即到单位集合。”
“孙家滩分局发生一起多人死伤案件,犯罪嫌疑人带刀逃离现场,孙家滩分局出警组已在案发现场处置警情,请求支援。”
在赶往现场的路上,王大为一连打了好几个电话对伤员抢救、现场封控、警力调度、走访调查等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很多时候,我们站在命运的交叉口,却以为是再平常不过的一天。对于王大为来说,生命中极不寻常的时刻就这样到来了。
这一夜,格外漫长……
7月的孙家滩是一年四季最美的时候。道路两旁的玉米地一眼望不到边,微风拂过,把万顷碧波推至天边。
谁也没有想到,那样一条充满治愈色彩的乡间公路上会出现这样惨烈的一幕。
犯罪嫌疑人持一把长刀行凶,造成3死2伤,而后驾车逃离现场。
案发地附近到处是一人高的玉米地,周围都是村庄,小路纵横,没有路灯,到处是不可控因素,迟一分钟抓捕,就可能伤及更多无辜群众。
“我们走访调查得知犯罪嫌疑人家就在村子的西南方向,有村民反映犯罪嫌疑人躲在那附近。”民警在走访中掌握了重要线索。
案发地点远离城区,增援警力正在途中。除了当天带班领导沈国君,现场处警警力平均年龄不到30岁,都是第一次经历这样残暴的刑事案件。王大为面色凝重,他压制着心中的怒火,沉着应对,当即安排沈国君和几名警力现场警戒开展后续工作,自己则带队先行开展搜捕缉拿行动。
“犯罪嫌疑人手上有刀,你们跟着我!”盾牌、防暴叉、手电筒、警棍……一切准备完毕,王大为带着孙家滩分局值班民警辅警和利通区分局扁担沟派出所支援警力进行搜捕。
夜幕降临,无边的暗夜“接管”了整个村庄。天气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阴风怒号,雨越下越大,曾令人心旷神怡的玉米地,蒙上了让人心惊肉跳的“面纱”,重重危险藏在无尽的黑暗里。
“现场行动听我指挥,有我在,大家不要怕!”王大为左手拿盾牌,右手握警棍,冲在最前面,其余人员紧跟其后。年轻的民警辅警紧张的心跳如擂鼓,握着棍叉的手指攥得发白。在王大为眼里,身后都是些“半大孩子”,没经过大风浪,他不光要亲手抓住穷凶极恶的犯罪嫌疑人,还要护好这些跟在自己身后的年轻民警辅警。
“兵分两路太危险了,所有人跟紧我。”大约行进了50米,出现了岔路口,有人提议兵分两路两头包抄。可眼下天黑雨急,坡陡路滑,左边是千沟万壑的悬崖深沟,右边是危机四伏的玉米地,王大为果断坚持一路挺进。没有路灯,搜捕组凭借着微弱的手电筒探路、搜索。
“局长他冲在前面,我们中间有人想要走在他前面,他都是一把拽回来说:‘走我后面,跟着我。’带路的村民也被他护在身后。”马维佳是当天出警的值班辅警,也是离王大为最近的人。行进过程中,王大为果敢又镇定,他步速很快,矫健敏捷,像一只鹰,灵敏地关注着周围的一切异动。夜色中,抓捕组像移动的战斗堡垒。
行至犯罪嫌疑人家附近,院落、柴草垛、大树、玉米地……到处都有犯罪嫌疑人藏匿的可能。在和犯罪嫌疑人家属交涉询问过程中,王大为以身涉险,里里外外快速排查周围可疑情况,在排除犯罪嫌疑人藏匿可能性后,继续带队前进。
爬上一处土坡,“消失”在案发现场的犯罪嫌疑人驾驶车辆出现在一条架设在30多米深沟上方的水架桥北侧。抓捕组迅速包围车辆,可仔细搜寻后发现车内外空无一人。
抓捕组借着手电筒的光亮环视四周,才发现已置身地势最高最险的山头。
“人在桥上!”手电筒的光掠过桥上一个快速移动的人影。
水架桥南北横跨山谷,渡槽水流湍急,大约5米/秒的流速,灌溉期又恰逢大雨,渡槽里的水满得几乎溢出来。桥下沟壑纵横,手电筒的光束根本照不到沟底。
王大为根据抓捕环境迅速制定作战计划,通过对讲机部署即将赶来的第二梯队警力绕行从桥南侧上坡围堵,自己则先带抓捕组从北侧上桥,一方面正面与犯罪嫌疑人对峙寻找合适的抓捕时机,另一方面吸引注意力给南北两侧共同包抄围堵争取时间。
周密安排部署后,王大为三步并作两步上了水架桥通行小道,其他人员紧随其后。
桥上山风呼啸,吹得人站不稳。十几秒时间,王大为已经和犯罪嫌疑人正面对峙了。两人间隔仅有一米的距离,但中间的渡槽和围栏成了很大的抓捕障碍。犯罪嫌疑人身后是水流,面前是深沟,左右均是开放式的桥面。
凭借着多年的抓捕经验,王大为分析犯罪嫌疑人随时有跳下去或顺着渡槽逃跑的可能性,如此一来,可能危及更多人的生命安全。火速判断后,王大为进行了第一次翻越围栏尝试。
这一举动似乎刺激了看起来目光呆滞的犯罪嫌疑人。
很快,更危险的情况出现了。犯罪嫌疑人焦躁地扫视着抓捕组,从上衣口袋中掏出一把20公分长的刀隔着围栏向抓捕组挥动。
“往后退!”情况危急,王大为立即发出后退指令,快速调整抓捕计划。
“你们和他保持安全距离,盯住他,继续喊话吸引他的注意力,我从前面包抄。”眼看犯罪嫌疑人情绪越来越不稳定,危险离身后的战友越来越近,王大为把盾牌递到马维佳手中,拍了拍年轻民警辅警的肩膀,安顿大家保护好自己。再次带队靠近犯罪嫌疑人时,王大为左手拿着手电筒,右手拿着警棍,趁其不备继续向南行进2到3米,只身翻越围栏。
夜色如墨,雨急风狂,为了不打草惊蛇,王大为关闭了手电筒,摸黑靠近犯罪嫌疑人。
一切都发生在一瞬间。一瞬间,阴阳两隔。
这一刻,英雄的血,战友的泪
“有人掉下去了!”突然,不知是谁嘶吼了一声,马维佳心里猛地一惊,局长呢?
“当时所有人都哭了。”马维佳哽咽着说不出话来。3名出警民警辅警以最快速度往桥下冲,其余人员强忍着心痛,继续与犯罪嫌疑人对峙。
“千万不要有事!千万不要有事!”下桥的路很难走,狂风骤雨混着急促的奔跑声、呼吸声、心跳声、祈求声,渲染着悲壮浓烈的色彩。
手电筒的光摇曳着,探视着,最终聚焦在王大为满是鲜血和泥泞的身上,像是英雄史诗般的落幕或开场。
“局长从桥上掉下来了,局长脸上全是血!救护车,救护车!”马维佳一连打了好几个电话。空气仿佛一瞬间凝结了,无助又绝望的呐喊声在空荡荡的桥下久久回响。
此时,吴忠市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亮已经带领所有增援警力将现场围得水泄不通。
刚带队围堵了水架桥南侧的扁担沟派出所所长李彬彬闻声往下赶。“桥下的沟太深了,雨水在沟里汇聚成湍急的小河,横在我们中间,我看见孙家滩分局战友围在大为局长身边,满脸都是泪,嘴里一遍一遍呼唤着:‘局长、局长……’瞬间大脑一片空白,心如刀绞,蹚过水扑到大为局长身边。”
下坠地点是一处平地,一场大雨把浮于表面的松软沙土带到了低洼地势,剩下的是更为坚硬的红色胶泥质土壤。
他坠落的那么轻,从头到尾没有发出一声呼喊。可又是那么重,整个人砸进了土里。鲜血一瞬间灌满泥坑,漫过头部,有着多年刑侦经验的李彬彬怕王大为瞬间窒息,几个人合力将趴在地上的王大为翻过来。整个人已经血肉模糊,警棍扎进下颌骨,单薄的衣服一大半都破碎了,全身多处骨头外露……想象不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王大为是以怎样坚强的意志咬紧牙关。
有着多年刑侦经验的李彬彬颤抖着用手探触着王大为的呼吸和脉搏,可无论如何都感受不到任何生命体征。
男儿有泪不轻弹,可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几个铁血男儿围在王大为身边,哭成了泪人。
“大为,大为……”李亮闻声赶到坠落地点,他握着王大为冰凉的手,泪流满面,强忍着心痛为王大为整理衣服。
紧接着,救护车停在了深沟上方的公路上,地势太陡,车辆无法靠近,夜又那样黑,雨水裹挟着山坡上的泥土汇成小股小股水流,下坡太险,一不小心就可能滑下去,医护人员难以行进。
“救救局长,一定还有救……”战友们踉踉跄跄地爬上山,哭着把医护人员背到王大为身边,徒劳地做着止血和急救工作。两遍心电图都是平直的横线,就像头顶上30米高的水架桥一样平直。
鲜血混着雨水渗进了王大为用生命守护的这片土地里。执法记录仪里那句“有我在,你们别怕!”成了王大为因公殉职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山风呜咽,流水含悲,无限的悲痛和浓重的夜色一样化不开,王大为的生命就此定格在了50岁。
在与民警对峙了将近9个小时后,犯罪嫌疑人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从桥上跌落,坠入桥下早已布置好的“天罗地网”,被民警当场抓获。
他是真正的好警察
人从出生就在走向死亡,有限的人生在成长与坚守中,沉淀出生命的厚度。如果把王大为的人生经历浓缩在一本书里,扉页应该写着:要当个真正的好警察。
见过王大为的人,都会对他印象深刻。
他话少、严肃、硬气,那双老鹰般的眼睛凌厉又疲惫,似乎并不是很好相处。但共事接触以后,大家都发现,他凌厉严肃的外表下,藏着一颗柔软细腻的心。
他从离群众最近的基层派出所中走来,那颗与群众紧贴的心,从来没有分开过。1994年7月,刚出警校门的王大为成为了吴忠市公安局朝阳派出所的一名民警。30载从警生涯中,王大为辗转城区所、城郊所、农村所,在6个派出所里,一路从青涩的民警成长为业务本领强、管理能力硬、群众基础好的副所长、教导员、所长。再后来,丰富的基层工作经历和过硬的业务本领让他一步步成长为利通区分局副局长,孙家滩分局政委、局长,时光流转,岁月更迭,那股敢啃“硬骨头”的拗劲,那颗惩恶扬善的公心,那种时刻冲锋在前的闯劲一刻未曾改变。
大为,大有可为。宁夏禁毒事业有他战斗过的痕迹,吴忠市基层社会治理有他贡献的经验智慧,警民鱼水情深的美好画卷中融入着他的心血。
他辉煌过。2007年5月5日深夜,时任利通区分局金银滩派出所所长的王大为在带民警开展夜间巡逻期间,发现可疑车辆,在盘查过程中,驾驶员言辞闪烁、形迹可疑。凭借着多年侦查经验,王大为立即命令民警警戒,全面包围检查,当场缴获毒品海洛因5718克,连夜循线追踪,一举将另外2名案犯缉拿归案。该案的侦破为宁夏禁毒人民战争谱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灿烂过。担任利通区分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期间,他圆满完成过多次各类安保活动的现场指挥工作,在社区警务改革的亮点挖掘、经验推广中贡献了很多力量,很多方法智慧至今仍然运用在公安工作的具体实践中。
如今,那个口口相传多年的“风云人物”,以最忠诚、最先锋、最无畏、最悲壮的姿态,永远活在了人们心中。
听说王大为出事了,从前共事过的老领导、老战友、老下属,全都自发赶来了。从大家的口中,拼凑出了王大为鲜活、勇敢、坚韧、质朴、好学、为民的一生。
“昨天晚上我听说了这件事,一心想见大为最后一面。听说人在送往医院的路上,我就赶到医院等着,救护车停下了,看到他,我一瞬间就想到了2002年夏天禁毒大收戒,我们一起抓吸毒人员的场景。当时还没等我反应过来,犯罪分子已经被他压在身下制服了,这次他一定还是那么义无反顾……”7月22日,退休民警何万珍站在王大为的灵堂外,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他没有当过兵,可他的身上总散发着军人的一丝不苟、严谨认真、无所畏惧。”
“这么多年,面对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他从来没有怕过,更没有服过,他面冷心热,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永远都那么质朴,那么勇敢,这些年,他没变过。太可惜了!”曾经一同战斗过的退休民警杨忠明长长地发出喟叹。
“我追忆你的过去,看着你曾经的工作照片,仿佛看到你再次笑盈盈地走来,耳边再次响起那句充满温情的话语:‘小梁,你忙啥的呢’。此时我哽咽难止!”曾与王大为共事多年的梁晓山在《我挚爱的大为兄长走了》一文中颤抖地写下王大为生前的点点滴滴。王大为用30年如一日的坚守,生动践行着数年前那句“干工作不能过得去,而要过得硬”的教导。
赶到医院,刚大学毕业的儿子看到王大为静静地躺着,瞬间泪崩,扑上去哭着喊:“爸爸,你又骗我,你说等我毕业了就有更多时间陪我了……”
父母年迈,大为是他们的骄傲。大为很孝顺,总惦记着父母爱吃孙家滩的苹果。二老盼着儿子多回家看看,丧子之痛已然无法承受。“大为工作忙”的谎言圆了又圆,母亲带着“我怕是等不到老二回来”的遗憾与世长辞。
孙家滩分局局长办公室里警号和党徽一起静静地躺在抽屉里,桌上的“孙家滩分局夏季治安打击整治情况工作汇报”还有批改过的痕迹,新发的警服包装完好地放在角落,桌上的对讲机亮着,似乎还在等待随时被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