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后,故宫乾清宫的丹陛立起了消失了百余年的“万寿灯”、“天灯”,让数百万的观众体验到明清宫廷过年的盛大景象。今晚,这组故宫“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展览的重要实景展品——依据故宫博物院档案藏品研究成果而复原制作的“天灯”和“万寿灯”即将进行公益拍卖。
万寿灯
天灯
立天灯、万寿灯,是清代早中期过年最盛大的活动之一,从立到撤,前前后后要使用8000多人力。按《国朝宫史》记载,每年腊月二十四安设天灯、万寿灯。天灯至次年二月初三撤出,万寿灯至正月十八撤出。随着清朝国力逐渐衰弱,道光二十年皇帝下谕,此后天灯和万寿灯停止竖立。
这组消失了179年的“天灯”、“万寿灯”于春节前夕在故宫乾清宫前丹陛上下竖立展出,而这组复原展品也被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称为故宫目前最大体量的一组“文创产品”。据故宫专家介绍,天灯与万寿灯的复原困难重重。天灯、万寿灯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相关文物也早已分散各处,无迹可寻。但是通过研究人员的不懈努力,不但在文献中查出来天灯、万寿灯的使用方式、历史沿革,乃至各部分的详细尺寸,在各个库房中找到了灯身模型、灯联小样,以及灯杆原件,并成功将它们复原出来。
其中,万寿灯主要承担的是装饰功能,重点体现的是美好寓意。灯楼即顶部的亭子,在不同的年份有式样的不同,乾隆朝以前是彩漆六角重檐亭,至迟在嘉庆十三年以后是金罩漆圆形攒尖重檐亭,现在在乾清宫丹陛上与皇极殿丹陛上的万寿灯座是六面体,正是为与六角形灯楼相呼应;灯楼的内部安装六扇仙人风扇,即围绕一个木柱嵌有六扇绘有仙人的扇面,这六扇仙人可以转动,像走马灯;灯楼下部有云托,即刻有云纹的半圆托;上有八叉蹲龙,龙口内有环,可挑起灯联;为稳固八叉蹲龙,其下还有弧形的支撑杆,形同戗木,因上面亦有云纹而称云戗;蹲龙上对应有八仙人;灯联正反两面均有文字,共十六幅,每联两幅对仗非常工丽,歌舞升平、吉庆祥瑞等内容一一铺排;为防止灯联随风飘动,设有坠风甜瓜式铜鼓,每联一鼓;为稳固整个灯杆,下面还有四根戗木、四个古铜回回铜坠。
今晚,天灯、万寿灯和部分宫灯的复原品将在故宫博物院进行公益拍卖。单霁翔表示,此次拍卖所得善款全部用于贫困地区的教育和文化事业。复原品天灯、万寿灯由故宫博物院下属企业北京故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资承担复原制作和搭建工作。为了让本次公益拍卖活动顺利进行,北京故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将向北京故宫文物保护基金会捐赠天灯、万寿灯,并由故宫基金会完成对天灯、万寿灯的公益拍卖。
除了拍卖所得全部用于社会公益事业外,单霁翔此前还曾承诺,用于拍卖的“天灯”和“万寿灯”将只此一套。“明年我们还将复制一套天灯、万寿灯,届时故宫两大工程竣工,我们有了更好的保管和参观条件,这套新的‘天灯’和‘万寿灯’将被紫禁城长久保存,并用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