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大量出现,我国对于环境的保护也越来越看重,绿水青山的效果也越来越显著。其实,在我国汉代人们已经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意义,下面我们就以汉代青铜灯具的发展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图8 西汉牛形灯
图10 东汉镶嵌神兽纹牛灯
图9 西汉雁鱼灯
图2 西汉龙形灯座
图3 西汉立鸟灯
图4 西汉朱雀灯
图5 西汉卧羊灯
图6 东汉羽人灯
图1 西汉九枝连盏灯
在文物界,有很多人认为青铜时代应该是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而汉代由于瓷器和铁器的发展认为汉代青铜器在技术上似乎没有新的突破而排除在外。其实,其青铜加工工艺在前面的基础上,在处理线条和图像造型方面更为流畅和生动,青铜器上鎏金的技术更为发达。汉代青铜器铸作的种类很多,但绝大多数都是实用器,这也是有些人否定汉代为青铜时代的一个原因。当然,汉代的后期由于瓷器和铁器的使用原因,确实衰败了。然而,在汉代的早、中期,青铜器的制造水平还是很高的。并且加入了很多科学的元素。下面我们就来谈一谈,在青铜灯具方面,汉代的精美工艺以及它的科学的环保措施。
图1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九枝连盏灯,西汉,灯为扶桑树形,主干为圆柱形,上细下粗,灯柱立在宝瓶形灯座上,灯柱分三层向外伸出九枝树杈,每枝承一桃形灯盏。主干顶端置一金鸟形灯盏。每盏灯内有一插蜡用的灯芯,气势宏伟。1976年广西贵县罗泊湾出土。制作精美,金鸟栩栩如生。
图2是广州南越王墓博物馆藏西汉龙形灯座,昂首张口,两角间有烛插,背部置有一钮贯环。龙爪抓蛇,蛇又缠绕一蛙。1983年,广东广州象岗南越王墓出土。龙形凶猛威武,为一青铜精品。
图3是藏于广州南越王墓博物馆的西汉立鸟灯,灯为立鸟形,仰首翘尾,展翅欲飞。鸟顶上有烛插,制作精美。1983年,广东广州象岗南越王墓出土。
图4是藏于河北省博物馆的西汉朱雀灯。朱雀昂首翘尾,口衔灯盘,足踏盘龙,展翅欲飞。此灯造型优美,结构合理,1968年,河北满城陵山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
图5是藏于河北省博物馆的西汉卧羊灯,羊昂首,双角向前卷曲,身躯浑圆,短尾巴,灯盘呈椭圆形,一端有一流,便于安置灯捻。羊尊的腹腔中空,可储灯油,此灯设计巧妙。1968年,河北满城陵山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
图6是东汉羽人灯,由灯盘、灯柄、灯座三部分套合而成。灯座为覆杯形,上饰浮雕式三人骑兽奔驰,灯柄为一羽人头顶一炷,羽人伸生两翅,柱上端有一龙首衔圆柱。灯盘为一单把三足圆盘。1973年广西梧州出土。
这些灯具都制作精美,灯具装饰上的人物、动物都栩栩如生。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使用灯具不但污染房屋的器具,更使室内的空气浑浊。汉代古人利用聪明的智慧已经把灯具产生的污染物通过水将其收集起来,以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洁。下面我们将这些精美的设计展现给大家。从而可以更好地体现我们先人对环保问题关心的聪明智慧。下面我们就将他们在青铜灯具上的环保创造列举如下。
图7是河北省博物馆的西汉长信宫灯,此灯具作宫女跪坐持灯状,体内中空,通体鎏金,宫女又被高举,左背托灯盘,灯罩有内外两片弧形平板围合,平板嵌在其间可左右推动。盘心有一烛签,灯座形似豆分上下两部可拆卸,宫女左手握灯座底部的圆形坐柄,衣角处有铭文九处,共六十五字,其中,刻“阳信家、长信尚浴、今内者卧”,长信宫是窦太后的宫殿,大约是阳信除后,此灯没入少府的内者,归长信宫尚浴府使用,后由窦太后转赐中山靖王刘胜的夫人窦夫人。此灯设计巧妙,各部分可拆卸组装,并随意调节光亮和方向。烛火的烟可通过宫女右臂进入体内水中,以保室内清洁,是一件罕见的艺术珍品,1968年,河北满城陵山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
图8是湖南省博物馆的西汉牛形灯,灯为牛形,两角沿背的两侧以圆管状向上竖立,并会合为一,向下扩大为覆碗状,作为出烟管。牛腹中空可盛水,点燃时烟可通过腹中,以保持室内空气清洁,侧有铭文十字,为当时长沙王刘发或其后代宗庙用器。1949年湖南长沙桂花园出土。
图9是山西平朔县考古队藏西汉雁鱼灯,整体作鸿雁回首衔鱼状,鱼身下接灯罩盖。冠绘红彩,雁、鱼身施翠绿彩,灯由雁首颈(连鱼)、雁体、灯盘、灯罩四部分组成,可拆装。雁颈与雁体子母口相连,鱼身及雁颈体腔中空。灯罩为弧形屏板,可左右转动开合,任意调节光度。烟雾通过鱼和雁颈导入雁体水内,以防烟雾污染,设计达到功能与形式统一。1985年山西平朔城西照什八庄出土。
图10是南京博物院东汉镶嵌神兽纹牛灯。灯体作张口抵首,起步欲斗的黄牛,背负灯盏。灯盏外周有两扇瓦形门扉。门扉饰菱形镂空。上为穹窿形罩,并有弯管连通牛首,借以将烟废气导入牛腹水中。通体饰有错银勾六神兽纹,纹饰有错银勾六神兽纹,纹饰有流动感,造型别致。1980年江苏邗江甘泉广陵王刘荆墓出土。
看到这些精美的青铜灯具和它们所蕴含的环保意识,我们深深地钦佩古人的聪明才智,而且意识到现在环保的重要意义,这恰恰是我们研究青铜器的重要意义和收获之一。